一诺&华章:那些比学习更重要的事
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893 篇文章
题图: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.
精华文整理人:赵云、欣欣向荣其乐融融,本文来自:诺言社区(ID:nuoyanshequ)。
写在前面:
本文来自一诺和华章关于“高考对人生的意义”的直播对谈。
高考是一时的,但学习和成长是永远的。今天的文章分享的是一诺和华章对于“学习”这件事的独到见解以及两种重要的学习方法,还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,却比学习更重要的事……
更多直播精华,请关注奴隶社会视频号。
今天一诺将和《把思考作为习惯》作者韩焱在视频号对谈,主题为“构建成长型思维,让人生拥有多种解法”,点击预约,开播可收到提醒。
01
两种重要的学习方法
@华章:
有人希望我们说些具体的学习方法,但其实每个人的套路是不一样的。可以积极地到网上去找,从内容层面到套路层面,网上全有。但别人总结得特别好,也不一定适合你,不妨先试试,不适合就接着再找,肯定能找到。
一诺说的实操性特别强,先意识到套路重要,不要去抗拒它,面对现实。要找到好的套路,首先得有心力去做,躺平了谁也帮不了你。其次要分点时间去思考如何搜索和选择好的套路(方法),也要思考如何把方法用好。
底层的能力有了,就可以高效搞定很多东西。虽然现在很卷,但它也给了你无限的 power(力量)和可能性。
@一诺:
搜索只是一个方法,第二个好的学习方法是看到联结的能力。比方说学历史,元朝很容易记的一个时间是 1234 年,蒙古灭金,那时是南宋。你再想想英国发生了什么?英国当时是查尔斯一世,有很著名的大宪章叫 magna carta(大宪章),很多人认为它是现代宪政制度的源泉。其实也不是,权力实际都是给了贵族,但至少贵族开始跟皇上分权。这些事儿,你如果把它连起来,就非常有意思。
再比如牛顿,他发现万有引力的背景是黑死病爆发时,学校停课,他就待在家里自习。很多事情是有关联的。黑死病听起来似乎是传染病的问题,其实跟物理学的发展也有很大关系。
这种关联有两个重要的作用:一是外在的东西能内化到你的知识结构里,二是它会支持你去做其它很多事情。
比方说你跟朋友在讨论科学的缘起,举上面牛顿的例子,有可能得出有意思的结论:“很多事情的发现是非常偶然的。” 你有没有自己的观点在学习里是很重要的。人不一定对事实感兴趣,但可能会对观点感兴趣,进而对提出观点的人感兴趣。
▲ 来自https://pixabay.com/
底层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对事情的洞见。比方说发生了三件事情,有人看到了一些底层的东西,根据这三件事情对未来作一个预测。过几年你发现预测的还蛮准确的,这就叫做洞见。读研究生、做毕业设计需要洞见,工作也是。
学习方法其实就这两个。第一是能够找到事实的能力。要找到相对客观的,多方面都可以验证的事实。第二个是在事实之间建立联结。
现代教育的起点是在工业革命之后,需要大量具备一定基础能力的流水线工人,当时的工人学习了“知识”上岗之后就不会太差。但现在不一样,我们不仅需要“知其然”,还需要“知其所以然”,主动构建我们自己的知识和认知框架。
@华章:
未来 10 年或 20 年,人工智能必然可以搞定人类大量常规的工作。一诺提到“联结”,知识就是信息和信息之间的联结。另外,人和人的联结在学习中是更重要的事情,但现在越来越变成单兵式学习了,真正追求“理解”的学习异化成了只是搞定某个考试目标。
我对此有切身的体会:我们做线上社区(比如诺言、一土全村和老师茶馆),组织读书会和小组讨论,我反复强调的一件事情就是,聊天是最好的学习,性价比特别高。父母跟孩子没有目的性的、纯粹的聊天,可能就是最好的教育,沟通中才有真正的理解,跟孩子建立联结,同时也是往亲子情感银行里存钱。
聊天建议尽量有开放性,好的聊天要有一些好的问题才会产生思想的碰撞。也不一定要求双方的知识背景相似,信息差也会让双方都有收获。
好的学习,除了刷题或搞套路,我们更要看到底层能力的重要性,争取分出部分时间去学一些底层的东西。同时,要重视信息和信息之间的连接,特别是关注人和人之间在互动中带来的成长。这比闷头看书或看视频的效果好。
▲ Photo by Alonso Reyes on Unsplash
02
如何全面理解学习这件事?
@一诺:
高考在一定阶段似乎是生活的全部,而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是:弄清楚我们是怎么思考的。
我们的情绪是怎么来的?我的思维模式是怎样被塑造的?为什么我是这样思考这个问题的,而不是像他那样思考?聊天过程中为什么我的感受跟你的不一样?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和我们的经历、思维方式相关。不了解的时候,我们会向外寻求听起来很有道理的答案,但实际上对我们无用。发生作用的前提是了解自己。
诺言社区,就是支持大家一块儿去弄清楚,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是如何运作的。华章讲聊天建立联结,它是怎么建立的,什么时候可以建立?建立了之后怎样?聊天不就是一张嘴就可以做到吗?实际上这种聊天是需要有觉知的,碰撞出火花之后,进行的总结或反思是很重要的。跟自己发生连接的唯一路径就是不断反思。
学习有三个层次:
第一个层次是学习知识(study) ,比如听课或阅读,这是比较浅显的学习。
第二层的学习叫反思(contemplation)。我们通过聊天交互知道的信息是外来的东西,将其变成自己的东西需要反思的过程。有人想到考试就焦虑,情绪不好。可以反思一下:我为什么有这种情绪?我特别讨厌的是什么?是知识?还是考试这种形式?还是考试失败带来的无价值感?最终可能是底层的原因。如果是无价值感,得再想想我的价值认可来源于什么?只源于这次考试吗?如果不是,那它应该是什么?反思的过程,需要我们对内心产生问题的原因去求甚解。
第三个层次是智慧(wisdom)。 智慧跟学历没什么关系。我们家阿姨的爸爸 70 多岁了,原来是个猎户,我听过好多他们打猎的故事,特别着迷。在现代语境里,我们不太认为曾经会打猎的人很有价值,现在吃肉都可以去超市买。但猎人其实是有大智慧的,他们依靠眼睛、直觉和第六感,对自然的理解非常充分,瞬间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很强。
我觉得现代社会可能把人最深层次的智慧弄没有了,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内没有这个智慧。古人能写出《周易》,能总结出二十四节气,这些非常了不起!现代人为什么这么焦虑?是因为我们跟自然智慧的联结越来越小,而古代人们跟大自然的原智慧发生联结的能力是很强的。如果我们全面地去看待学习,看待体验,就不会把读书刷题变成全部,这才是真正的意义。
@华章:
内卷之下的学习逐渐地变成了解决一个个特别具体的问题。如果是一个现成的问题,你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套路,给出一个解决方案。而咱们跟大自然或者在社会交往中的互动,很多问题都是即时出现,需要你即时反应,同时问题还会产生无数的变化,都不是现成的问题,所以需要智慧。
智慧和套路是硬币的两面。一方面确实要积累人生经验,解决遇见的问题;另一方面,拥有智慧,面对一个不确定的事情,你才有办法。未来最重要的能力是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。平衡你的时间,不能总是去试图解决被套路化的问题,你得创造机会去练习应变能力。
如果你在做小的选择时,练习过应对不确定性,结果是又可以承受的。那遇见新的不确定性时,就不会躲着走,而是会更有信心,敢于做选择。
▲ 来自https://pixabay.com/
@一诺:
生活就是充满了不确定性,而人的成长有三个最大的障碍:
第一,认为世界是常态的,实际上它是无常的(Impermanence)。
第二,认为我想的才是对的,叫做奇点(singularity),它的对立面是多样性(multiplicity),每个人的视角都不同。在西双版纳,蚂蚁一开始被认为是榕树上的害虫,后来发现另一种保护榕树的动物因为有蚂蚁存在才能生存。这就完美地阐释了多样性。
第三,认为我们在世界上是单独存在的(independent),很多事情可以自己搞定,但世界的本质是 是互相依赖(interdependence )和互相连接的(connected)。
面对高考,当然要做一些应试的准备,这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问题。另一方面是要看到整个画面是怎么样的。不是说因为这个几个月或者这几年都是考试,所以我以后的人生也是这样的,这个因果关系是不成立的。
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,都需要有底层的价值感。当一个孩子觉得底层没有价值,他会抑郁的。价值感不是学习成绩带来的,而是家长和教育者给孩子提供的。就是要提醒他: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,它只是人生非常小的一部分;智慧才是人之为人最重要的东西,失去了跟底层智慧的联结,得不偿失。
只有我们的底层认知是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接纳学习成绩可以有好坏。哪怕高考这座独木桥我被挤下去了,我也知道过河还有一万种方法,游泳,找个船或者换条其它路径都可以。这种心态下就不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。如果眼里只有这个桥,觉得掉下去万劫不复了,那很危险。所以我们要同时用两个心态去看待高考。
@华章:
孩子是非常弱小的,学生也没有太多自己的权利,比如没有自由去决定我是否可以不考试或不学习,也没有经济实力。作为成人,我们能从整个全局上看待学习和考试,是特别重要的。
▲ 来自https://pixabay.com/
比如多思考一下能做点什么让孩子更有安全感。如果明天高考,那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孩子减压,确保晚上能睡好,第二天能轻轻松松去考试。
还可以客观地看待高考这件事情,想想我们到底能做什么?什么是一个合理的目标?过程中我们当然所有的努力都会做,但面对不同的结果,我们如何规划以后的道路。
这里推荐一篇奴隶社会公众号 6 月 4 号的文章《弃医从教,说说我来慈利这三年》,讲的是湖北弃医从教的小伙子宋事成,几个月的时间之内通过改善亲子关系、摸清套路,帮助部分孩子在备战中考时做出了很大改变。
@一诺:
有朋友提到学校和家人理念不一致的时候,该怎么办?我的回答是:人可以先改变自己。我们不用等别人出现,自己就可以去做那个带来新变化的人。当每个人都有这个想法,就会很不一样。
03
如何理解压力并减少恐惧?
@一诺:
人害怕的时候会有压力,压力的来源是恐惧。如果孩子认为从独木桥掉下去是万丈深渊,你能帮他看到整个画面,告诉他说不是万丈深渊,掉下去也许蹚着就过去了,这就能减少他的恐惧和压力。
还可以想想最差的情况是什么?可以接受最差的情况吗?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研究:重要考试考砸了时的心情,糟糕程度是从 1 到 10 递增。考前问被测试者,大部分人回答 9 或者 10,考试后问考砸的被测试者,大部分人描述的程度是 3 或 4 。这说明人是有心理韧性的,真搞砸了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难以承受。
上周末我儿子去踢球,预想最差是三场球都输了,结果真的都输了。问他感受怎么样?他找了一些理由:第一场对方个头、年龄都更大,第二场乌龙了一个球......
当时教练跟他说 shake it off(把结果抛诸脑后),不管赢球还是输球,我们都会学到一些东西。这么给 10 岁的孩子讲就挺好的。就好像下雨了,狗身上有水,甩一甩水就没了。
▲来自https://pixabay.com/
通常压力有两类,一种是恐惧驱动的压力,大部分教育的压力是这种,对身心健康和大脑发育都没好处;另一种是内驱力驱动的压力,比如我特别想做好一件事。典型的例子是人追求对象时的压力,怕追不上就变着法儿想怎么样能把自己改变得更好。
总利用恐惧驱动的压力是有问题的,它的有用是暂时的,因为副作用很多。但如果孩子有上进心,自己想做,他就会有内驱力驱动的压力,不是来自于恐惧,而来自于想实现自我价值。
@华章:
今年考研人数约 450 多万,毕业生 1000 多万,所以冒出个词叫“大学高中化”。对此,我自己核心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,我怎么能跟别人不一样。不是说不一样就一定好,而是说可能命运会给你不一样的机会。
如果你有一条路往下走,那固然很好。但如果这条路走不了,要换一条路走,也要想办法把它变成你的机会。你是一定要先成为千万大学生中的一份子,再加入考研大军,还是说有别的办法?或者你没有去到理想的大学,怎么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?这个特别重要,这个世界非常复杂,如果打开一点,无数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。
我们最后成为一个人,而不是一个学习机器,是看到了我们内心感受层面的东西。这跟一个套路化的人有区别。我们应该经常反思,怎么能够跟自己的爱人、孩子和朋友产生联结。有联结你才会觉得在活着,你生命的每一天,都会觉得特别真实。而不是简单地说,解决了三个问题,搞定了两个套路,那就很没有意思。
@一诺:
是的,底层的安全感,我们也希望在学校里面能够做到。为什么我最开始讲高考给人的感觉只是心悸,就是因为你感到不安全,会觉得很害怕。
04
个体能做的努力有哪些?
@华章:
面对教育我们到底能做什么?说实话我们也做不了什么,就是踏踏实实把一土学校给做好,争取能把 K12 的出口规划好,让认同我们教育理念的家长和孩子,能享有一个幸福完整的中小学教育全过程。
@一诺:
觉得做不了什么是不对的。很多社会问题都会让人有无力感,大家会觉得自己不是教育部长,也不是国家领导,能干啥?其实这是一个悖论。
一个事情的改变和发生就是从个人的觉醒开始的。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我周围的人,对待我的孩子,我可以在一些公共事件上做出不同的选择。当每个人都这样想,当超过一半的人选择这样做,那世界就变好了。这么想是很赋能的。没有救世主,不会突然有个超人飞过来,一夜之间把体系给改了,这不可能的。
有人说永远相信一诺,这给我很大压力。我觉得大家要永远相信自己,这更重要。你们喜欢一土、喜欢我,是因为你在我身上看到了你自己。你身上的特质跟你喜欢的事物是一致的,你的特质被你喜欢的东西唤醒了。那就是你的金子。你自己的金矿是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的。
我们自己的改变是改变体系的着力点,把自己变得更通透、更清醒,那就是在改变体系。
如果每个人都能不断地去睁开眼睛看到更广泛的现实,去反思,不断触碰底层的智慧,那这个世界就会更好。人性具有神秘性、复杂性和不可知性。做教育、对待儿童也需要参悟人的神秘性、复杂性和不可知性。当我们懂得这三点时,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谦虚,你也不会去盲目信任任何人。
▲ 一土创校日的小土豆们
05
一土的由来和寓意
@华章:
有朋友问一土是什么意思?一土指的是一土学校,最原始的意思是“一个土学校”。
现在我愿意赋予它另外一层意思:《道德经》里说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 “一”是最原初的那个东西,是世界的本源,我们也可以用它代表信念,一土就是一群人共同相信一个信念。我们这群人在一起构成了这个“土”,也就是土壤和环境。
关系和环境是构成一土成全式教育模式的最重要的基础。我们是一群有信念的人,我们共同去维护一个好的关系和环境,我们希望向世界证明共同信念和关系环境的重要性。希望在此之上,多种教育模式都可以开花结果。
我从来不讲公立学校怎么样,民办学校怎么样,因为我经常看到在一些学校,因为有一个或几个成全式、包容、有爱的校长或老师,美好的教育就在那个小环境里发生了。
你身边的小环境,是每个人都可以去改变的。对孩子来讲,家庭就是最重要的环境。作为父母我们相信什么?我们想给孩子构建什么样的环境?都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。
其实,在当下无法改变的高考体系之外,你还能为你的孩子做很多很多事情。
下午一点,一诺将和湛庐创始人、《把思考作为习惯》作者韩焱在奴隶社会视频号对谈,主题为“构建成长型思维,让人生拥有多种解法”,我们直播间见。
- END -
8.9高分纪录片的真相:不幸的孩子,都有一对强势的父母
华章:三娃爸经验小分享
一诺:我的奇幻之旅
各位读者们,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/故事吧!也欢迎点分享,给需要的朋友们呀。
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,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,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,期待每个清晨和“不端不装,有趣有梦”的你相遇 :)
点“阅读原文”,加入“奴隶社会”朋友圈,诺言社区。